开放夜||第62期:创客成长的感悟——如何成为一名无人机...
开放夜||第62期:创客成长的感悟——如何成为一名无人机科普工作者时间:2月23日 周四 晚6:00 - 8:00 地点:闵行区东川路555号5号 601C活动流程18:00 预热18:30姚思聪《创客成长的感悟》19:30参与者讨论交流,自由吐槽
1活动内容一眨眼,2017年的春节已过去一个月。那几天里,每天盼着的就是那: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播出的《中国人的活法》第二季第五集《我是创客》!那是小编2015年的记忆,也是上海创客们的记忆!引用本片导演张璐姐的一句话:创客只是一个标签,从他们身上能看到的是,在这个社会里,不只有房子车子票子,还有关乎理想、情怀这种美好的东西。而令小编最有感触的是姚思聪,那时的他刚好研究生毕业,处在择业的十字路口,80后们的迷惑与抉择在他身上显现:选择自己喜欢的四轴飞行器的爱好,还是选择一份糊口的工作?在2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选择!本周四,小编邀请姚思聪分享他2年来的成长,分享他如何从一名无人机爱好者成长为一名无人机科普工作者!2成长感悟无人机爱好的缘起在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为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在观测长江江豚时,难以拍摄到江豚行为的照片,因此萌生了用无人机拍摄江豚的想法。由于当时还没有比较完善的航拍无人机方案,因此只能自己开始折腾,结果,从此多了个爱好,研究无人机。创客教育的兴起就在毕业的这年,创客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同时“创客教育”也开始慢慢进入公众的视线。创客文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行动”、“制作”,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创造。创客教育秉承了这一文化特点,以项目式学习或者问题式学习为核心,以跨学科的工程化方式进行教学,被认为是对国家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的一大助力。http://image.welian.com/xvis148751134849_3297_2117_2507.jpg当无人机遇上了创客教育研究无人机的过程中,发现无人机本身涉及到了很多物理、化学、数学、电子和工程类的科学原理,是很好的创客教育载体。以制作一架无人机为线索,可以将中学和大学学习的各类知识融合到这个项目中,用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并且无人机不仅仅只是无人机,无人机的动力系统同样可以应用在电单车、电动滑板车上,无人机使用的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也同样可以在机器人、智能汽车等领域使用。因此,当无人机遇上创客教育,促使我从一名爱好者向科普工作者转变,励志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本质,提高科学素养。本周四,赶紧来和姚思聪来聊聊如何成长为一名无人机科普工作者吧! 3嘉宾介绍姚思聪姚思聪,天豚科技创始人、产品经理,致力于科学与科普教育课程的开发,同时也是一名热爱多旋翼飞行器的创客,中央台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之我是创客》主角之一。4上期回顾开放夜||第61期:幻影成像——DIY立体投影仪上周,我们了解了现有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并动手制作了一台简易的立体投影仪。在了解了技术和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通过投影仪看到的景象是我们观察到的镜像,必有一个实体,有一个黑暗的背景或中间介质(媒介)才能展现出来,无论从哪个侧面,你的肉眼和角度只能观察到实体的一个侧面,与你所观察的视角有关。所谓的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度的概括了这种社会和自然现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