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破冰之旅
本帖最后由 sunkf 于 2018-7-27 17:23 编辑第一课 破冰之旅
器材准备:micro:bit(每组2块)
(一)回顾热身
学情摸底:让micro:bit随机显示数字(0~5)
首先,打开 makecode,新建项目,动手尝试
第一种方法:
(理解“当开机时”程序只会在开机时运行一次)
第二种方法:
(通过对比,加深理解“无限循环”运行循环结构内部程序,其中micro:bit板载5*5LED点阵显示默认等待400ms)
第三种方法:
【分享反思】以上方法都能完成任务,但缺乏互动,如何优化呢?
(二)交互设计:按下A键时,随机显示数字(0~5)
(三)改进拓展:
按下A键时,随机显示数字1~6
按下B键时,清空屏幕。
强调对算法的理解,做“+1”运算。让学生经历“分解问题,模式识别,抽象,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过程。
(四)破冰之旅
①分成4个小组,每组2位同学一人一块micro:bit,看哪一组2位同学的随机数字是一样的,最快的那一组就获胜!
由于micro:bit板子不够用,以老师对每一小组进行计时统计,确定哪一组获胜。
②经过评比,第一组获胜。
【分享反思】①各组学生都比较羞涩,最终,大多小组都推选男生、年纪小(二年级)的上台参加评比。
(后续课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乐于分享、懂得反思”的能力)
②方法与诀窍
分解问题——2块板子,同时随机显示进行匹对?还是 1块板子确定数字后,另1块板子按A键随机显示进行匹对?
模式识别,抽象——进行概率分析、比较,抽象出解决模型 ;
解决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寻求最快获胜。
③基于本次课堂活动,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启发教学上,可以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交流、总结,而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
对于完成的作品,仅仅是一个原型作品,需要对作品的外观结构进行包装设计,让作品更有情境性,需要事先让各组学生准备所需的材料。
支持一下。占个沙发。;P rzyzzxw 发表于 2018-7-23 15:31
支持一下。占个沙发。
谢谢朱老师,接下来打算把社团学习的内容放到社区帖子上,让孩子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分享。 米兔,我还鼓励孩子们写帖子。;P 本帖最后由 sunkf 于 2018-7-25 13:20 编辑
rzyzzxw 发表于 2018-7-25 11:30
米兔,我还鼓励孩子们写帖子。
对,那天我一步一步示范学生发的帖子,受您的启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