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 0
|
外差式频谱仪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
外差式频谱仪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可以归纳如下: ![]() 外差式频谱仪,也称为扫频外差式频谱仪,其频率变换原理与超外差式收音机相同,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接收机中普遍使用的自动调谐方式,通过改变扫频本振的频率来捕获待测信号的不同频率分量。具体来说,外差式频谱仪的组成主要包括输入通道、混频电路、中频处理电路、检波和视频滤波等部分。输入信号先要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然后加到混频器上。输入信号中的频率分量f与本振频率fLO相混频后,产生差频分量,其幅度与输入信号中的f频率分量成正比。经过中心频率为fIF=fLO-f的中频滤波器滤波后进行检波测量,即可测得信号中f频率分量的幅度。当本振进行扫频时,信号中的各频率分量依次被顺序测量,从而获得频率-幅度曲线,即频谱。 在测量过程中,为了改变频谱的频率分辨率,可以调整中频滤波器的带宽。为了获得很窄的通带,中心频率fIF通常不会设置得太高。由于实现窄带滤波器在高频时较为困难,因此对混频后的滤波输出信号往往还要进行2~3次变频,以逐步降低被分析信号的中频频率。 应用场景外差式频谱仪由于具有频率范围宽、灵敏度高、频率分辨率可变等优点,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外差式频谱仪凭借其出色的技术性能,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
© 2013-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