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星球玩具总动员_探索者大本营
本帖最后由 chinazmde 于 2018-8-12 09:28 编辑飞船降落在IOT星球之后,
小Z和小伙伴们就开始了探险之旅。
小Z和小伙伴们按预定计划开始行动起来!
本集内容:建造基地。经过小伙伴们一天的劳作,基地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
static/image/hrline/line6.png
白天的IOT星球基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static/image/hrline/line6.png
器材准备:
[*]micro:bit 1
[*]micro:mate扩展板1
[*]LED灯串(彩色)(暖白)各一
[*]
[*]
[*]炫彩 WS2812 LED灯带 (30灯)
[*]DF带功放小喇叭 1
[*]
[*]拼装小木屋(来自X宝)
[*]编程平台makecode
[*]IOT 平台 DF Easy IOT
static/image/hrline/line6.png
1、按照拼图要求组装木质小屋。
2、接线。灯串p8,p12,灯带p16,小喇叭p0。
3、IOT平台
4、编程:目标任务,发送不同数字,控制彩灯,灯串,小喇叭。
因为接口有限,原定小风扇取消。
欢乐颂曲子较长。后面省略。
完整程序:https://makecode.microbit.org/_HA87AqcFv8cf
static/image/hrline/line6.png
IOT平台数据
static/image/hrline/line6.png
测试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c2ODYyMDI2O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注:这个作业和武梦佳合作完成。
谢谢大圣老师指导。
static/image/hrline/line6.png
上面是我的小作业。
可是真正的太空基地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人类有很多的设想。
不过已经做得到的是,建立空间站。
小朋友们可以设计畅想各种各样的太空基地和星球基地。
太空基地就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一个固定点设置的太空中转站。
太空基地(Space Base)人类在太空建立的活动中心。主要包括空间站、太空港、月球基地、火星基地。它的发展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近地空间站一远地空间站一近地初级太空港一近地全能太空港一月球轨道太空港一初级月球基地一全能月球基地一火星基地。这些基地的作用各不相同,空间站用作科学实验、观测、通信;太空港用作太空运输的中转站,用于供来往飞船的停留、补给、维修和发射;永久性月球基地用于建立工厂、医院、学校,以及作为开发其他星球的踏板。
历史沿革
空间站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869年。当时Everett Hale为大西洋月刊撰写了一则关于“用砖搭建的月球”的文章。此后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赫尔曼·奥伯特也对空间站进行过设想。1929年Herman Potočnik的著作《The Problem of Space Travel(太空旅行的问题)》出版并风靡了30多年。1951年沃纳·冯·布劳恩在矿工周刊中刊登了他带有环状结构的空间站设计。在二战期间德国的科学家曾研究过使用太阳能的轨道兵器,即所谓的“太阳炮”。按照设想,它将是运行在高度在5,100英里(8,200千米)的地球轨道的空间站的一部分。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04fb8528a521be3b.jpg阿波罗11号飞船在1969年抢先登陆月球后,前苏联在与美国登月的太空竞赛中落败,因此转向了其他方向(如空间站)来展示他们的航天实力。礼炮一号于1971年成功发射升空,它是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但不幸的是三名宇航员在返回时因阀门故障造成座舱失压全部窒息死亡。美国紧随其后在1973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它携带了一系列的望远镜,科学家在上面做了许多关于医药、地质和天文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前苏联在1986年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不断对其进行扩充完善,服役至2001年。期间有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航天员拜访过这个世界著名的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随后陆续发射的模块对其逐渐进行扩充。它由多个国家分工建造、联合运用,成为国际合作进行太空开发的标志。自2000年11月之后,国际空间站上就保持至少三名乘员至今。中国在2011年9月29日发射了首个小型试验性空间站天宫一号,中国也成为继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后第3个能够独立发射空间站的国家。天宫一号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