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生物氧气自循环探测装置系列实验(一)
本帖最后由 Storm 于 2022-4-5 12:12 编辑项目作者:陈辰此项目是围绕“”气候行动“”主题所构思出来的一个作品,共耗时约15h左右完成。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类的发展,市场逐渐工业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就是其中之一。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据统计,2010年以来,格陵兰的冰川表面消融面积屡屡打破纪录,而且冰川消融的规模越来越离谱。世界各地的表层和亚表层海水温度都在上升,海洋变暖和陆冰融化导致海平面继续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地中海每年上升2.5毫米,全球每年上升3.1毫米。海平面的上升又导致了陆地面积的减小,据统计, 如果按目前的气温增高速度,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4米,全球10%的人口将因此失去家园。海平面升高,不仅将吞没马尔代夫和图瓦卢等国,甚至连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也都处在被淹没的边缘。于是,我想到可以在水下、太空中以及海平面上殖民,但都需要利用氧气的自循环。所以决定探究在水下生物生存的可能性,制作了此装置,以便于记录在水下氧气、二氧化碳、温湿度的数据。
二、探究过程,确定想要解决的问题
三、方案设计水下洋气自循环探测装置的设计主要在于RGB灯带、DHT11温湿度传感器、I2C氧气浓度传感器、CCS811空气质量传感器、OBLOQ物联网模块。1. RGB灯带:灯带分为三种切换模式,有关闭、打开、彩虹灯。模拟室内灯光对植物进行补光,调控灯光的颜色,成为一种艺术品。2. D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在水下的温度与湿度值。3. 12C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装置在水下的氧气浓度值。4. CCS811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装置在水下的二氧化碳值。5. OBLOQ物联网模块:将监测到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值上传至物联网平台,实时观测其数据;在平台上直接下达指令,控制灯带。· 注:如果处在一个氧含量低于18%的环境,则会缺氧;· 有益于健康的环境 CO2浓度<350ppm · 健康的环境 CO2浓度<350~1000ppm · 不利于健康的环境 CO2浓度2000~5000ppm 有害于健康的环境 CO2浓度>5000ppm
四、草图设计总体海底世界设计构思:具体氧气自循环测试装置构思:不同植物测试光合作用能力设计:
五、创作过程
六、测试测试思路:使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测试,其中变量有灯光与呼吸。容器尺寸:8×8×3.14×33=6631.68(ml)实验计划测试三组相对变量:有无植物、开关灯、有无呼吸,记录相应时间内管子内气体环境的变化。
其中不开灯、呼吸4次后、有一盆绿萝的数据记录如下:
氧气浓度变化,在呼吸时瞬间降低,停止呼吸后缓慢上升:
二氧化碳浓度值:呼吸时瞬间上升,停止呼吸后,缓慢波动下降:
湿度值:呼吸时逐步上升:
温度值:基本没有变化
测试结果分析:1.在不呼吸的时候,开灯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不开灯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是光合作用的效果,可能是气密性问题)2.在呼吸的时候,开灯时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并不大;(原因可能同上)
3.在刚开始测似时候,呼吸后湿度上升明显;(呼吸时,湿度上升到一定值后,就不会再上升,且呼吸不会产生温度的变化)
七、问题记录1.装置需要做气密性验证,且每次测试后很难保证容器内的气体指标和之前一样;2.人类呼吸时,要注意呼吸次数,以免大脑缺氧;3.若装置在水下,通信和环境都会发生变化;4.因为物联网冲突问题,后面主控板换成了掌控;5.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也没有测出一颗绿萝需要花多久才能将一个人4次呼吸全部转化。
八、作者来介绍作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Y4y1H77R/
参考资料:1、 https://www.sohu.com/a/321553123_100022754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680399741809124&wfr=spider&for=pc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95055616.html?fr=iks&word=%B5%BA%B9%FA%CF%FB%CA%A7&ie=gbk
赞赞赞赞赞赞 厉害厉害 非常实用!! 不错不错 太棒了吧!!{:6_2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