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必看】MaixPy 图像基础知识
本帖最后由 猪百岁 于 2021-3-17 16:36 编辑# 图像处理背景知识
## 1. 什么是摄像头?
我们都见过各种摄像头,比如


那么什么是摄像头,说到底,就是一个将光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一个装置。在计算机视觉中,最简单的相机模型是小孔成像模型:

小孔模型是一种理想相机模型,没有考虑实际相机中存在的场曲、畸变等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在标定的过程中引入畸变参数解决,所以小孔模型仍然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相机模型。
图像透过镜头,照在一个感光芯片上,感光芯片可以把光照的波长和强度等信息转成计算机(数字电路)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感光元件是长这样的:

中间的方形元件就是感光元件
## 2. 什么是像素和分辨率?
感光元件是有很多个感光点构成的,比如有 640 x 480 个点,每个点就是一个像素,把每个点的像素收集整理起来,就是一副图片,那么这张图片的分辨率就是 640x480
## 3. 什么是帧率
帧率(FPS)就是每秒钟处理的图片数量,如果超过20帧,人眼就基本分辨不出卡顿。当然,如果用在机器上,帧率越高越好。
## 4. 什么是颜色
物理上,颜色就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
| 颜色| 频率| 波长|
| :--------- | :--: | -----------: |
| 紫色| 668–789 THz|380–450 nm|
| 蓝色| 631–668 THz | 450–475 nm|
| 青色| 606–630 THz | 476–495 nm|
| 绿色| 526–606 THz | 495–570 nm|
| 黄色| 508–526 THz | 570–590 nm|
| 橙色| 484–508 THz | 590–620 nm|
| 红色| 400–484 THz | 620–750 nm|
但是,根据人眼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 RGB,CMYK,HSB,LAB 色域,来将可见光的颜色描述出来。
## 5. RGB 三原色
三原色的原理不是物理原因,而是由于人的生理原因造成的。人的眼睛内有几种辨别颜色的锥形感光细胞,分别对黄绿色、绿色和蓝紫色(或称紫罗兰色)的光最敏感(波长分别为564、534和420纳米)。
所以 RGB 经常用于显示器上,用来显示图片。
+ LAB 亮度-对比度 Lab颜色空间中,L亮度;a的正数代表红色,负端代表绿色;b的正数代表黄色,负端代表兰色。不像RGB色彩空间,Lab颜色被设计来接近人类视觉。
因此L分量可以调整亮度对,修改a和b分量的输出色阶来做精确的颜色平衡。
注意:在MaixPy的查找色块的算法中,运用的就是这个LAB模式!
+ 光源的选择
如果你的机器是在工业上,或者24小时长时间运行的设备,保持一个稳定的光源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颜色算法中。亮度一变,整个颜色的值会变化的很大!
## 6. 镜头的焦距
因为图像是通过镜头的光学折射,照到感光元件上的。那么镜头就决定了,整个画面的大小和远近。一个最重要的参数就是焦距。
## 7. 镜头的滤片
在镜头上,通常会有一个滤片。
这个滤片是做什么的呢?
我们知道,不同颜色的光,是波长不一样。在正常环境中,除了可见光,还有很多红外光,在夜视中,用的就是红外光。
但是,在正常颜色应用中,是不需要红外光的,因为红外光也会使感光元件受到反应,就使得整个画面泛白。所以我们在镜头上放一个只能通过波长 650nm 以内的滤光片,将红外光进行过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