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8| 4
|
[Arduino机器人课程]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学点什么? |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学点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哪些行业容易被取代?这本来是一个近乎科幻的话题,但是随着阿尔法狗赢世界围棋冠军、无人汽车开始上路、阿里巴巴无人超市开张等新闻不断登上头条,逐步成为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将来,我会不会失业?莫名的危机感,从心底深处萌发、蔓延,细思恐极。 畅销书《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中国首届“XWorld大会”的主题演讲上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数以亿计的人将面临失业的可能,这可能是21世纪最大风险。不仅如此,他还在书中谈到:“未来,99%的人属于无用阶级,他们的特性和能力都是多余的;另外1%的人则成为掌控算法、通过生物技术战胜死亡的神人,他们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是人类未来进化的新物种。”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全球8亿人被机器人取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会对我们的职业造成冲击,近1亿中国人面临重新就业。英国BBC对当前社会中的职业岗位未来可能被机器人淘汰的概率进行了预测,认为被取代率最高的五个职业分别为电话推销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和客服。从中可以看出,流程固定且细节复杂的工作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些工作往往不需要大量脑力劳动,有固定的程序化流程,不断重复,典型代表是银行柜台的职员和高速公路的收费员。 当然,也有人会认为以上的观点都是在耸人听闻,制造焦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的发展已经在静悄悄的改变我们的生活。2000年左右,人们还在讨论能不能通过网络下载面包,而设计了各种网络生存测试比赛,现在看来都成了笑话。很多大城市的工厂,都在做“机器换人”的工作,昔时热闹非凡的车间,正慢慢变成“无人工厂”或者“黑暗工厂”。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看,大家的担忧不无道理。 未来的我们如何适应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该为未来做哪些准备,避免发生“还没有毕业就失业”的悲剧?谁都知道,要改变未来,要适应未来,除了学习之外别无选择。但是,我们又该学些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打好基础,培养高阶能力 高阶能力和高阶思维是密切关联的术语。教育家布卢姆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其中后三个层次通常被认为是“高阶思维技能”。高阶能力的概念则更为宽泛,是指应对复杂情境、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或者任务所需具备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高阶思维能力及高阶社会情感能力。低阶能力通常只涉及常规和机械地理解和运用知识,高阶能力则涉及对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转换、灵活地将其运用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 高阶能力与低阶能力之间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界线。在完成复杂任务时,人们可能会同时运用各种能力,并且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发展,高阶能力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掌握读写算能力在农业社会或工业社会,或许就是“高阶能力”,但这些能力显然已不足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一般而言,现在的高阶能力涵盖的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与沟通等一系列技能。这些技能通常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也是人工智能在短期内尚难以效仿和替代的人的能力。当前教育的应试倾向太严重,仅仅依赖重复的“刷题”很难培养高阶能力。我们要通过阅读、写作和数学等高难度认知技能,打好学科基础,建立起创造性解决高阶问题的思维框架。不能将自己的精力全部耗在应试的刷题上。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人工智能,学会驾驭人工智能 很多人以为学习人工智能就是学编程,其实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从教育目标看,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人工智能用户、人工智能工程师和人工智能科学家等几个层次。所有人都应该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人工智能用户,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知道人工智能擅长做哪些工作和不擅长做哪些工作。概而言之,每个人都要学会和人工智能友好相处。在充分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再学点编程技术。 在未来,编程应该成为每一个人必须有的能力,编程将来会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学编程不是为了将来做程序员,而是利用编程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哪怕以后从事的是与IT无关的行业。其实这里强调的就是常常听到的一个名词——计算思维。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具体描述如下: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 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有位在国外读书的学生告诉我,现在哪怕是研究社会学之类偏文科的专业,都要会点Python编程,因为不会编程就没有办法获得各种数据,没法做深入的研究。 再次,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拥有好奇心和创造力 要想在人工智能的重围之下脱颖而出,答案一定是做自己最爱做的事情。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们才能爆发出不一样的学习力。不要太在意哪些工作的工资高,哪些工作有前途,自己喜欢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强迫比尔盖茨当音乐家,勉强爱因斯坦成为画家,都不会取得成功。奥巴马可以当总统,并不等于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想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最好多了解各种学科领域,做点“跨界”的研究。不需要担心人工智能会让社会工作种类变得有限,相反,未来有意思的工作会越来越多。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STEM、STEAM教育才会成为教育热词,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者的重视。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协同工作。从这一点看,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口才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感受亲情与爱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为这样,教育部才会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虑到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普遍缺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背景下,参加一些创客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注:本文应《爱上机器人》杂志的编辑邀请而写,阅读对象为中学生和家长。 本文源自知乎用户“谢作如”。 |
© 2013-2024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