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2| 3
|
[M10项目] 【跨学科案例】探究不同材质勺子的导热能力 |
本帖最后由 xujh 于 2023-1-4 20:11 编辑 一、背景引入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5~6年级:①观察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导热性等,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6年级:①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知道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②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探究勺子的导热性,知道生活中存在热传递现象。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以“加热一端后,勺子另一端温度先后变热”为证据,说明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3.探究实践:能够勺子等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以及跨学科器材,如红外温度传感器等,描述不同勺子的导热性。 4.态度责任: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能根据勺子导热性能的结论,在生活中正确使用不同的勺子,热爱生活。 三、教学准备 陶瓷勺子、铁勺子、酒精灯、铁架台、行空板、红外温度传感器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 1.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日程生活中我们喝汤或者喝粥的时候,有没有试过被汤勺烫到了?如果有,你还记得是什么情况下被烫到的吗?当时用的是什么材质的勺子? 2.引出问题:为什么放在热汤或者热粥中的勺子会发烫?发烫的过程是怎样的?是立即就烫了吗?为什么有些勺子不会发烫? (二)设计实验 要解答上面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把勺子发热的过程还原出来,那么应该怎样真实还原这个过程呢?勺子温度变化的时间和方向应该怎样记录? 装置设计: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铁架台、酒精灯、行空板、红外温度传感器等组成。利用铁架台,把勺子固定于合适的高度,保持夹子与酒精灯之间的距离不变,即保证热传输的距离这一变量为定值,通过灼烧勺子的一端,观察勺子另一端的温度变化。 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置于勺子下方,以实时记录勺子另一端的温度 程序界面 程序截图(源程序附后) 实验过程中,先设定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并保持该值不变,更换不同的勺子,做好固定并开始灼烧后,点击开始计时,当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计时自动停止,从而记录不同材质的勺子达到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扩展: 为了研究热在勺子中的传递方向,还可以利用本装置,测试并多次记录同一个勺子在受到灼烧后,不同位置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从而通过勺子温度变化的方向,确定热在勺子上传递的方向。 实验演示: 附表:不同材质的勺子达到同一温度所需时间 |
© 2013-2024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