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浏览
查看: 89|回复: 0

[K10项目分享]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二月鸟 于 2025-2-11 14:17 编辑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

      信息科技新版教材八年级课本《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中,第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P128-P132)是在初识物联网的基础上,通过热水降温实验,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利用物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由此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扩展到解决其他相关的问题。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2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练掌握网络联接和连接物联网SloT方法;
2、重点是行空板K10与传感器的使用;
3、数据采样的处理方法;
【实验准备】
1、 硬件:   
序号
图示
名称
数量
简单说明
备注
1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5主控板K10+Type-C线 1套实验用主控,功能强用途广
必  备
2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618B20 防水温度传感器套件                                             
2套18B20为常用的高精度3线温度传感器
必  备
3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8两头PH2.0-3P白色硅胶绞线
2根 连接主控板与传感器使用
必  备
4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45V Type-C 电源 1个独立使用时为套件供电 选配,可用充电器+Type-C线替
5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7行空板M10
1套提供网络和SloT服务 选配,可用电脑替
6
玻璃杯1个、不锈钢杯1个、烧水器、量杯等 1套测量用容器和提供热水
自备亦可定制

2、软件:
Mind+编程软件(教程中有软件下载https://mindplus.dfrobot.com.cn/catalog)
3、硬件连接: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3
4、软件设置    K10轻插好Type-C线,另一端接入电脑闲置的USB口(机箱后端USB口更佳),启动Mind+(ver1.8.1以上),进入如下界面后按图设置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9

【实验程序设计】
(因为是配合课本的项目,设计时尽量还原了课本的思路和程序,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理解)

程序段1  设置网络与物联网平台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0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1
这里采用的是行空板M10提供网络热点和SloT服务,也可以用本地WIFI和电脑提供SloT服务
SloT_V2的相关知识,可参见:https://mindplus.dfrobot.com.cn/dashboard
注意:在用行空板M10时,固件版本要求3.7以上,无线热点的模式开启WPA2.
设置时,可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10.1.2.3/pc/application-switch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2

程序段2 采集数据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3        不同处有两处,第1,课本的代码只对1个传感器进行了编程,本例中使用了2个传感器。第2,课本使用的是“当循环”+Break配合IF语句跳出循环。其实能不用Break的地方,还是尽量不用;比如此处,完全可以用“直到循环”来代替。

程序段3 传输存储数据
    在物联网系统中,主控板负责读取传感器的数据,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到物联网服务平台,物联网服务平台存储数据并进行一定的处理。所以前置条件是搭建设好SIoT服务器。

     行空板方式下,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10.1.2.3/pc/application-switch,进入SloT,点击“打开页面”按钮,接着如下图所示操作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4


本例中有2个传感器,故建了2个主题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5

至此,使用行空板K10配合mind+积木化编程的方式,完美实现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下图为完整的程序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6


【实验程序验证】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7


行空板K10在义教八年级25课《学习探究新工具》的应用图18


【实验反思】

1、尽管信息科技学科开设了很多年,但在三四线城市及大多数乡镇学校中,普及化难度仍大,其中纯字符界面的编程环境,就是让学生觉得难的一个因素;而mind+积木化编程,形象而直观地开拓学生思维,在延时课和特色课程的开设时,比较方便大班化推广。

2、信息科技教育朝跨学科方向发展,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和培训学生实操能力;就本例来说,还可以开发类似的测试物体的比热等物理实验。

3、细心认真仍是实验成功的条件,在本次实验我就因粗心把传感器的线序接错了;在此一并感谢官方群里网友的指导,特别是  A-DF蘑菇云技术支持  和 柳春晓 两位网友。





EG25.mp

168.17 KB, 下载次数: 6

mindi源文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为本项目制作心愿单
购买心愿单
心愿单 编辑
[[wsData.name]]

硬件清单

  • [[d.name]]
btnicon
我也要做!
点击进入购买页面
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09038501号-4 备案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448

© 2013-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