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0
|
[试用测评] DF哈士奇2概览:科创竞赛神器,还是AI通识教育“国民... |
本帖最后由 DI玩 于 2025-9-26 07:34 编辑 ![]() 9月17日,DFRobot正式推出了新一代AI视觉传感器——哈士奇2。在观看完发布会后,我仔细端详着前几天收到的工程样品,不禁感慨自己之前对它的了解还是太肤浅了。原来,手头的哈士奇2竟如此强大!本文将从一名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结合初步的使用体验以及发布会后对它的全新认知,来谈谈哈士奇2给我带来的震撼。 ![]() 没错,我已经让学生玩上了 ![]() 我们先来看看新老产品的对比。 ![]() 与哈士奇1相比,哈士奇2的包装长宽接近,但厚度高出一截。 ![]() 哈士奇2在尺寸上有显著增加,其元件被厚实的铝合金背板紧密包裹,这一设计带来了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铝合金背板为元件提供了坚实的物理保护;另一方面,优良散热性能有助于提高二哈的运行稳定性。 ![]() 哈士奇2代升级了触摸屏,取消了1代的“飞梭键”。触摸屏带来了更直观流畅的操作体验。这能让用户脱离PC,直接通过软键盘进行参数输入和ID命名。 ![]() 作为一款图像识别传感器,居然还板载了麦克风?可见语音识别也是它的目标任务。 ![]() ![]() 底部的IIC接口和Type-C口 ![]() 正式版上那抹橘红色的橡胶挡板,在样品上是灰色的(这可是珍藏版的标志)。拆卸挡板后,可以安装下图中的插卡式WiFi模块,实现无线图传、可作为局域网MCP服务器使用。 ![]() 因为强大 注定是赛事利器 通过哈士奇2的菜单界面,大家应该能够大致了解它所涵盖的功能。收到产品后,我测试了几种预置的、让我比较感兴趣的模型。 ![]()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哈士奇2性能提升带来的丝滑体验,下面的动图均为相机实拍且未经调速处理。不过,由于文件较大,加载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 姿态识别 ![]() 手势识别 ![]() 光学字符识别 ![]() 物体追踪 此外表情识别也很6,宣发视频中魔性的蒙娜丽莎是很称职的模特。 ![]() 除了丝滑的识别效果外,在围观首发直播后,还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强悍之处:
在首发直播中,看到了一个新玩法。实例演示中,柳工用手势抓取目标,并将目标坐标传递给物体追踪模型,在串联手势识别模型和物体追踪模型后,实现了隔空划框追踪物体的功能。 ![]() 虽然还未来得及亲自实践,但感觉这个模型串并联的操作,有点类似设计工作流时的模型叠加。这种创新的组合方式有望解锁各种富有创意的玩法,为科创竞赛带来新的思路。每一招都可能是科创赛场上致胜的法宝。
在直播中,我看到三位帅哥桌上摆着三个“大眼仔”。仔细回看回放,除了标准配置的“裸眼”哈士奇2外,另外两个应该分别配备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借助这些可更换镜头,哈士奇2能够拓宽视野范围,从而开发出更多有趣且富有创新性的应用。 ![]() 你甚至还能让他直接变身为加持人工智能的电子显微镜。 ![]() 性能强悍、支持离线运行、能搭建本地MCP……哈士奇2在应对科创赛场时具备了一系列独特的优势。 如此优秀的二哈2适配哪些赛事呢? 首先,在教育部公布的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位列第一的是今年新加入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哈士奇2简直就是为该赛事量身定制的产品。 ![]() ![]() 其次,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创意智造、智能博物这两大项目,也为哈士奇2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总之,在未来两三年内,我认为如果不在科创竞赛中使用哈士奇2,那么在“武器”上就可能会与对手存在代际差。 因为简单 有潜力成为AI通识教育的“国民学材” 直播时,B站弹幕上有人问“菜鸟可以买吗?”,不知谁回复了句“有手就行”。这个喜感的对话很贴切地说明了二哈2简单易用的特点。 ![]() 要简单,还要有趣 在最近的央视新闻1+1节目中,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熊璋教授曾有如下表态: ![]() “现阶段我认为要上好人工智能课,首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把大学的内容强压给中小学生,假如说我是一个中小学老师,我怎么上这个课?我要把学生非常平顺地从传统的物理世界带他们进入到一个新的空间,数字的空间,人工智能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间,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非常愉快地、平顺地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生态、学习场景。所以我们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一定要让学生有兴趣跟着老师进入到这个新的场景和新的空间。” 作为一线教师,对此深感共鸣,我想熊璋教授这么说,应该是看到一些现象了。我认为当下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若要真实落地,亟需两样东西: 一个是“说人话”的教材。人工智能教材,往难去编,反而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有很多现成的材料,尤其是大学的教材可以参考,可以“速成”赶个风口。 然而,要打造一套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人工智能教材,绝非易事。编写者最好是一些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大家”亲自下场,他们不仅具备足够的学术权威,能够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定义,还能够以图解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些概念和定义传递给孩子们。 另一个亟需的东西,就是好用的人工智能“学材”。为什么称之为学材,而不是常说学具呢?因为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通过学具进行简单的演示或实验,而是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去运用AI解决真实问题。 ![]() 解决真实问题所需的材料是庞杂的,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集、样例、教程等。而二哈2和支撑其模型训练与拓展应用的新版Mind+,以及DF丰富的社区资源,恰好构成了一个必要的学材体系。更棒的是,它们不仅功能强大,还非常简单有趣。 我们可以通过Mind+ 3步无代码创造专属AI模型,这对小学生而言就相当友好了。 ![]() ![]() 如此简单的操作,小学生可以玩,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想入门的成年人可以体验,甚至老年大学都可以开门课了,所以我说它有潜力成为“国民学材”。当然,如有必要,你也可以点击“高级模式”,对模型进行更精细的调整。 ![]() Mind+测试版当前已能支持7种自训练模型,更多模型在开发中。工程师说了,让大家大胆提需求。 ![]() 我们区的周明航老师,曾用二哈一代上过两堂人工智能通识课。他的课例验证了结合开源硬件,以无代码或者低代码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用AI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是一种面向多数学生的,有效且现实的教学方法。迭代后的二哈无疑将为这种教学方式提供更全面的平台。 ![]() ![]() 周明航老师的AI课堂 ![]() 因为强大,哈士奇2注定是人工智能赛事的利器;因为简单,哈士奇2有潜力成为AI通识教育的国民学材。圈里已经掀起热潮,一大波创客作品和AI课程的创意火花已然迸发! |
© 2013-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