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1| 1
|
[平台测评] [平台测评]边缘计算的硬件选择--LattePanda+英特尔神经计算... |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在最近很火,已成为实现物联网(IoT)的重要手段之一。边缘计算是在靠近传感器的地方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和过滤数据,然后把处理完的少量结果数据发送到云端,这一方式大大降低了带宽成本和云存储成本。但由于边缘计算是在靠近传感器地方部署,意味着需要大量部署,这时就不得不考虑数量激增带来的成本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将成为方案可行的关键因素。英特尔出了NUC系列的产品,但对于大量部署还是价格太高。 但LattePanda Delta的出现使得眼前一亮,一千多元的价格,性能运行边缘计算还比较合适,然后再配上英特尔神经计算加速棒二代(NCS2)更加如虎添翼。NCS2构建于最新的Intel® Movidius Myraid X VPU,其内部提供的神经计算引擎是专门用于深度神经网络推理的硬件加速器。精简多功能性的原型设计、简化跨平台电脑视觉解决方案开发、借助模型优化器提高性能、支持Caffe及Tensorflow框架、提供预训练模型。英特尔NCS2具备更多的计算内核,并且获得OpenVINO工具套件支持。 看下LattePanda Delta的主要技术参数: 处理器:Intel 8th Gen Celeron Processor N4100 处理器频率:1.1-2.4GHz 四核 四线程 Benchmark(PassMask): Up to 1800+ 处理器显卡:Intel UHD Graphics 600, 200-700MHz 操作系统:Win10 Pro 内存:4G LPDDR4 2400MHz 存储:32 eMMC V5.01 协处理器:Arduino Leonardo 改装方案:LattePanda是自带一个外接电源的,但看到这个板子这么小,就考虑移动使用的场景怎么使用。测试了下,用小米的最大能输出12v 1.5A max的1000mah 37Wh充电宝带不动。但看ZMI紫米10号20000mAh充电宝的数据看样子的可以带动,既然能带的动笔记本应该可以带的动这个,有类似充电宝的同学可以试试,我觉得比自己去定制电池安全性靠谱点。电池问题能解决,然后再配个屏幕、键盘就能改造成一个移动办公的设备。外壳动手能力强的可以3D打印或者购买df商城配套的壳子,但注意不要买错,第一代LattePanda的壳子是装不上的,接口位置都变了,或者整个直接塞到一个旧笔记本电脑的外壳里面也可以,后面有空来试试。 还有这个天线拖在外面比较讨厌,不知道当初为啥不能直接集成到主板上? 使用场景:LattePanda Delta这个不同于普通Windows电脑的地方还在于他还有个协处理器:Arduino Leonardo,这样就可以直接当个Arduino板子使用,也可以通过PC模式与Arduino Leonardo通讯进行控制。所以你也可以把LattePanda Delta理解为高级版的树莓派,比树莓派能做更多的事。做主力开发机是不行了,增加内存、存储都比较吃力。如果要日常做人工智能开发的话用以下方案效率比较高:笔记本电脑(做开发)+英特尔NUC(模型训练、服务器)+LattePanda Delta & NCS2(部署边缘计算、测试)。当然也可以作为智能移动平台的主控来使用。 使用:具体使用因为我不把他作为主力机,就不用再去更新硬件,C盘32G小是小了点,尽量装的精简点,只装必须装C盘的东西(特别是后续测试openvino,如果没有装在c盘的默认目录将会造成很多麻烦),然后再加一张TF卡,把不必装C盘的装在这个扩容卡上。然后把自动更新的服务关掉,避免更新包越来越大挤占空间,再装个360卫士,不是为平时用,只是用他定期扫描下垃圾文件,定期清理下空间然后关掉,因为自己单独删各类垃圾文件删不干净。在后面的测试中基本上空间够用。 最后设置远程连接,勾上允许远程连接,下面那个勾记得把去掉。把电源、休眠那里两个选项都改为从不,防止远程长时间没操作休眠。再给用户设置一个密码。这样就基本搭建了基本的可用环境,用电脑远程登录就可以操作了。 不知道这里电脑型号为啥显示LattePanda Alpha,应该是LattePanda Delta才对。 硬件、windows环境准备好后,后续再带来openvino的测评。 |
© 2013-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