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6
|
[试用测评] 【花雕动手做】AI视觉二哈识图2之识别物体控制执行器 |
|
3、物体识别(Object Recogni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目标是:让计算机或智能设备能够“看懂”图像中的物体,并准确判断其类别、位置和属性。物体识别是让机器“看懂世界”的关键一步。它是人工智能“视觉理解”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安防监控、智能机器人、图像搜索、增强现实等场景。 (1)物体识别的基本定义 物体识别是指: 通过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图像或视频中存在的物体,并标注其类别(如人、车、猫)与位置(如边框、坐标)。 它不仅判断“这是什么”,还能指出“它在哪里”。 (2)物体识别的关键流程 图像采集:通过摄像头或图像文件获取视觉数据。 特征提取:分析图像中的颜色、纹理、形状、边缘等特征。 分类判断: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判断物体属于哪个类别。 位置定位:标出物体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如边框或关键点)。 结果输出:返回识别结果供系统使用或用户查看。 (3)与相关技术的区别 ![]() (4)应用场景举例 自动驾驶识别行人、车辆、交通标志 安防系统识别可疑人物或物品 手机相册自动分类人物、动物、风景 教育实验识别颜色球、标签、手势等 智能零售识别商品并自动结算 机器人识别目标物体并进行抓取或互动 (5)常见识别模型与算法 ![]() |
|
本帖最后由 驴友花雕 于 2025-10-21 15:08 编辑 4、执行器(Actuator)是一种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物理动作的装置,是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中的关键部件。它的作用是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机械结构完成特定动作,如移动、旋转、推动、夹取等。 (1) 执行器的核心定义 执行器是将电信号、液压信号或气动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的装置,是“感知—决策—执行”链条中的最后一环。 (2)常见执行器类型 ![]() (3)执行器在系统中的作用 动作执行:如机械臂的关节旋转、轮式小车的驱动、夹爪的开合。 反馈闭环:配合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实现精准定位与动态调整。 能量转换:将控制系统的能量信号(电、气、液)转化为机械能。 接口桥梁:连接控制系统与物理世界,是“虚拟指令”落地的关键。 (4)应用场景举例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焊接、搬运、装配 智能家居:窗帘开合、电动门锁、自动调光 航空航天:飞行器舵面控制、姿态调整 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康复辅助机械 仿生机器人:模仿肌肉运动的柔性执行器 (5)使用执行器需注意事项 负载匹配:选择合适的执行器类型与规格,避免过载或性能不足 控制精度:需配合编码器、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提升定位与响应能力 响应速度:不同驱动方式响应时间不同,需根据任务需求选型 能耗与散热:电动执行器需考虑功率与热管理 安全机制:设置限位、急停、过载保护,防止误动作或损坏 (6)为简化测试实验,这里使用简单的执行器LED模块 ![]() 5、实际测试的几个范本 ![]() ![]() ![]() ![]() ![]() ![]() ![]() ![]() ![]() ![]() ![]() ![]() ![]() |
6、测试实验代码7、实际测试的代码解读 该程序使用 HUSKYLENS 2 AI 视觉传感器识别画面中的物体数量,并根据识别结果控制一个 LED 灯的亮灭状态。它是一个典型的“视觉识别 + 执行器控制”应用示例,适用于智能提示、物体计数、自动响应等场景。 模块与硬件说明 HUSKYLENS 2:AI 视觉传感器,支持物体识别、标签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 Arduino Uno:主控板,用于处理识别结果并控制执行器。 LED 灯(引脚 13):作为执行器,根据识别结果亮灭。 (1)初始化部分 setup() cpp 初始化串口与 I2C 通信。 持续尝试连接 HUSKYLENS,直到成功。 设置 LED 控制引脚为输出,并初始关闭。 (2)主循环部分 loop() cpp 请求 HUSKYLENS 执行物体识别算法。 cpp 判断是否有识别结果可用。 cpp 获取识别到的物体数量并输出到串口。 (3)控制逻辑 cpp 如果识别到的物体少于 5 个,关闭 LED 灯。 cpp 如果识别到的物体达到或超过 5 个,点亮 LED 灯并保持 1 秒。 (4)节奏控制 cpp 每次识别后延迟 3 秒,避免频繁刷新,适合稳定演示。 |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448© 2013-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