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6| 0
|
[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 5 反应范式的生物学基础-本能释放、并发行为及其行为中... |
上一章节:《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4 反应范式的生物学基础 5 反应范式的生物学基础-本能释放、并发行为及其行为中的感知本能释放机制Konrad Lorenz 和 Niko TinbergenNiko 尝试通过本能释放机制(Innate Releasing Mechanisms)这个名称来阐述行为是如何协调和控制的。如果行为未被释放,那么它就不会对传感器的输入做出响应,同时也不会产生动作输出。例如北极燕欧雏鸟并不感到饥饿,它就不会啄食红色的东西。
通过C代码来描述防范天敌的动物行为:
在本例子智能体完成两件事情:感知周围的环境,一旦发现它的天敌就立刻逃走。天敌是释放者。 对于外部观察者而言,彼此独立作用的单个行为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动作序列。 并发行为IRM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行为常常并行、彼此独立执行。然而,当环境表现为相互冲突的激励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行为。相互作用可表现为下面几种:
并发行为的复杂交互会导致机器人发生不良行为,这需要我们跟加的关注。 行为中的感知在智能体运动过程中,由于智能体位于环境中,因此必然要与环境产生交互,这时智能体与环境构成了一个整体。应为运动,感知会发生改变。 直感 (可能叫 ‘直觉’ 更容易理解) 另外一种方法是GRUFF(粗线条描述)系统,通过功能而不是形状进行识别。椅子的功能是坐,具有可坐性这种直感。可坐性直感可以试着提取以下的一些特性: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们可以将椅子的可坐性描绘成一种具有合理高度、连续的表面、它的大小至少与人的臀部相当,高度大体相当于人类膝盖的高度。 当没有椅子,而机器人疲劳的时候,它可能会认为旁边的石头也是具有可坐性,也是椅子。 图式理论图式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面向对象编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描述方法。将问题分为数据和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在面向对象编程的书籍也有所讲解。 将对动物的观察转移到机器人时的原则和问题
对自然智能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智能是如何工作的完整图景。还存在很多问题:
下一章节:《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6 反应范式 |
© 2013-2024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