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0| 5
|
[教程] 跟数学老师学Scratch | 16 找次品 |
《找次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培养推理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编程来解决“找次品”问题,需要对这个问题建立清晰的认识,获得能够让计算机“读懂”的数据模型。而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会让孩子们利用画图、列表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不同。 16.1 数学小课堂 “三分法”是“找次品”的最佳方法。尽量将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无法平分的,让其中一份比其它的两份多1或者少1。然后将数量最大的继续分成3份,直到最后分成了(1,1,1)或者(1,1)的结果。分了几次,那么称的次数就是几次。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如上图所示的方法通过画分支图来得到正确的结果。 我们还可以用列表的方式来表达称重过程。以上方法都是基于相同的思想。 使用前面的方法从不同数量的待测物品中“找次品”,将结果进行整理,我们会发现一些规律,见上表所示。从而,可以得出一个可用数字和字母描述的公式。有了这个公式,让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解答“找次品”问题变得更加得容易。 16.2 项目描述 演示视频 用户输入待测物品的数量后,程序根据上面得出的数据模型进行枚举查找,找出对应的a的值,至少要称的次数;然后使用“三分法”,通过列表的方式,将称重过程演示出来。 该程序使用了两种算法,前面的枚举查找和后面的使用列表演示都可以解决“找次品”问题。 16.3 编程思路 编程思路 除了基本的计算、演示功能外,程序中还有语音播报的交互性功能,因为程序过长,下面的程序中进行了删减。大家可以在每一条“说”的积木下面增加一个“朗读”积木即可,可参见上一个项目《鸽巢问题》。16.4 制作项目 16.4.1 打开编程软件Mind+ 16.4.2 导入背景图片和角色图片 绘制背景 (该步骤非必要,可跳过) 导入或者绘制一个你喜欢的角色 16.4.3 编写程序 (1)建立变量和列表 (2)定义函数“3的幂次方” 因为要多次进行3的幂次方运算,故定义一个函数来实现,也使主程序的长度更短,易读易改。运行该函数后,结果存到变量“幂值”中,供其他模块调用。(3)定义“查找答案”函数 该函数的功能:从a=1开始枚举,找出符合“找次品”数据模型的对应值,找到后,将a的值赋给变量“次数”,也就是答案。 (4)编写主程序 主程序用来控制所有程序模块的运行,先后顺序为:提示用户输入数据、获取数量、查找结果、播报结果、演示过程。 (5)编写“演示”程序 该模块采用“三分法”思路,将待测物品数量不断拆分为3个数,存到列表“分三份结果”中,每分一次播报一次相应的次数;当最后三个数的和不大于3时停止执行程序,演示完毕。 本系列课程目录: 本人编写的创客编程教育入门教材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 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或许对您有帮助。 |
171.34 KB, 下载次数: 3073
© 2013-2024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