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4
|
[项目] 【花雕动手做】CanMV K230 AI 视觉识别模块之圆形检测 |
![]() 什么是 CanMV K230? CanMV K230是一款高性价比的RISC-V边缘AI平台,凭借低功耗、强视觉处理能力和开放的开发生态,成为嵌入式AI开发的理想选择,尤其适合需要快速部署视觉与AI功能的创客、中小企业及教育场景。CanMV 是一套 AI 视觉开发平台,K230 是其核心芯片。该模块结合了图像采集、AI推理、边缘计算等能力,适合嵌入式视觉应用开发。 CanMV:类似 OpenMV 的图像处理框架,支持 Python 编程,简化视觉识别开发流程。 K230 芯片:嘉楠科技推出的 AIoT SoC,采用 RISC-V 架构,内置第三代 KPU(AI加速单元),算力高达 6 TOPS,性能是 K210 的 13.7 倍。 ![]() |
|
知识点 圆形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基于几何特征的经典任务,核心是从图像中识别满足 “所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 特征的圆形区域(如零件孔洞、镜头、交通灯、硬币等),主流依赖霍夫变换或轮廓分析,适配不同精度和实时性需求。 1、核心原理 圆形的几何特征由 “圆心 (x0,y0)” 和 “半径 r” 定义,检测本质是在图像中搜索满足该特征的像素集合,主流实现路径有两种: 霍夫圆变换:将图像空间的圆形映射到参数空间(x0,y0,r),通过累加器计数找到峰值,对应真实圆形(OpenCV 中常用改进版 “霍夫梯度法”,先找圆心再算半径,提升效率)。 轮廓拟合:提取图像轮廓后,计算轮廓的最小外接圆或通过圆度(轮廓面积 / 最小外接圆面积)筛选圆形(圆度越接近 1,越可能是标准圆)。 2、主流算法(按效率和场景分类) ![]() 3、实操示例(OpenCV 霍夫梯度法实现) 适合标准圆形检测,适配多数场景,可直接替换为 K230 摄像头采集帧: python 4、关键优化技巧(提升检测准确率) 预处理强化: 降噪优先:用大核高斯模糊(如 (9,9)、(11,11))或中值滤波,抑制噪声导致的假圆。 增强对比度:对暗图像用直方图均衡化,突出圆形边缘;对复杂背景用阈值分割(如二值化),分离前景圆形。 参数调优(霍夫变换核心): dp:设为 1.2~1.5,平衡速度和精度;minDist 大于圆形直径的 1/2,避免重复检测。 param2:根据图像调整(30~50),值越大检测越严格,假圆越少但可能漏检小圆。 minRadius/maxRadius:根据目标圆形尺寸范围设置,过滤超出范围的噪声圆。 后处理筛选: 圆度验证:对检测到的圆,提取其轮廓计算圆度(需先通过圆心和半径裁剪轮廓),圆度<0.8 则过滤(非标准圆)。 面积过滤:计算圆形区域的实际面积,与理论面积(πr²)偏差过大则剔除(如椭圆、不规则图形)。 边缘设备适配: K230 平台:先用 NPU 加速高斯模糊和 Canny 边缘检测,再用 CPU 运行霍夫变换,降低延迟;或部署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如 MobileNet + 圆回归),单帧处理延迟可控制在 80ms 内。 5、典型应用场景 工业质检:检测零件的圆形孔洞(如螺丝孔、轴承内圈)是否合格(半径是否达标、是否偏心)。 智能交通:识别交通灯、圆形交通标志(如禁止通行标志)。 机器人视觉:定位圆形物体(如瓶盖、球体),规划抓取路径。 医疗影像:提取 CT/MRI 图像中的圆形病灶(如肿瘤、血管截面)。 ![]() ![]() ![]() |
![]() ![]() 3、实操示例(OpenCV 霍夫梯度法实现) 适合标准圆形检测,适配多数场景,可直接替换为 K230 摄像头采集帧: python ![]() ![]() ![]() ![]() |
|
【花雕动手做】CanMV K230 AI 视觉识别模块之圆形检测 项目测试实验代码 代码解读 程序总体功能 这是一个基于CanMV K230的实时圆形检测系统,能够在视频流中实时识别图像中的圆形轮廓,并用可视化的方式标记出来。 系统架构设计 核心处理流程 text 摄像头采集(400×240) → 霍夫圆变换检测 → 圆形轮廓绘制 → 居中显示(640×480) → 控制台输出 1. 智能分辨率策略 python 设计理念分析: 处理分辨率:400×240(96,000像素) 相比640×480,计算量减少约60% 在检测精度和 processing 速度间取得最佳平衡 显示分辨率:640×480 提供清晰的视觉输出 居中显示保持良好用户体验 核心技术组件详解 1. 多显示模式架构 python 双模式设计: LCD模式:物理屏幕显示 + IDE调试输出 VIRT模式:1920×1080虚拟显示,适合无屏幕开发环境 内存对齐优化:ALIGN_UP(1920, 16) 提升内存访问效率 2. 霍夫圆变换算法 python 算法深度解析: 霍夫圆变换原理: 在参数空间 (x, y, radius) 中寻找圆形 每个边缘像素为可能的圆心和半径投票 通过累加器寻找局部最大值 阈值参数作用: threshold=3500:累加器阈值 高阈值:只检测轮廓清晰、证据充分的圆形 低阈值:检测更多圆形,但可能包含噪声和误检 3. 传感器初始化流程 python 关键技术点: RGB565格式:16位彩色,相比RGB888节省33%内存 通道管理:使用CAM_CHN_ID_0通道进行图像采集 硬件优化:充分利用K230的专用图像处理单元 性能优化策略 1. 计算复杂度优化 text 原始处理:640 × 480 = 307,200 像素 优化处理:400 × 240 = 96,000 像素 计算量减少:68.75% 2. 内存访问优化 python 对齐内存访问,提高DMA传输效率 减少内存碎片和访问冲突 3. 居中显示算法 python 自动适应不同分辨率组合 保持图像在显示中心位置 算法工作流程 主循环执行序列 图像捕获:从摄像头获取400×240分辨率帧 圆形检测:运行霍夫圆变换算法查找圆形 可视化绘制:为每个检测到的圆形绘制蓝色轮廓 信息输出:打印圆形详细信息到控制台 居中显示:将处理后的图像居中显示在屏幕上 霍夫圆变换详细流程 text 原始图像 → 边缘检测 → 梯度计算 → 参数空间累加 → 峰值检测 → 阈值筛选 → 圆形输出 可视化与用户交互 视觉渲染系统 python 视觉设计分析: 颜色选择:天蓝色(40,167,225) 醒目但不刺眼 与常见背景形成良好对比 线宽设计:3像素厚度 确保轮廓清晰可见 不过度遮挡原始图像 控制台信息输出 text 【圆形信息 / Circle Statistics Start】 Circle 0: (x=120, y=80, radius=25) 【==============================】 信息内容: 圆形中心坐标 (x, y) 圆形半径 (radius) 圆形完整几何信息 中英双语支持,便于国际化使用 异常处理与资源管理 三级保护机制 python 资源释放顺序 停止传感器:sensor.stop() 关闭显示:Display.deinit() 系统睡眠:os.exitpoint(os.EXITPOINT_ENABLE_SLEEP) 释放媒体资源:MediaManager.deinit() 延时等待:time.sleep_ms(100) 确保完全释放 应用场景分析 工业视觉检测 零件定位:精密零件中的圆形孔洞定位 尺寸测量:圆形部件的直径和位置测量 质量检查:检测圆形特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机器人导航 标记识别:圆形AR标记或导航信标识别 目标追踪:圆形物体的实时追踪定位 环境感知:识别环境中的圆形结构特征 安防监控 镜头检测:监控摄像头圆形镜头的识别 异常检测:圆形区域的入侵或变化检测 特征提取:场景中圆形特征的提取分析 医疗影像 细胞分析:圆形细胞结构的识别计数 病变检测:组织切片中的圆形病变区域 器械定位:圆形医疗设备的定位引导 |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448© 2013-2025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